What is physical activity?
身體活動 (physical activity) 為何?
活動身體等同於減少坐著的時間,讓身體多動一點。許多人發現身體活動能夠維持心理健康,不論是只進行體力的活動,或與其他處理方式並進。
所謂的身體活動,不一定像是跑馬拉松,或每天在健身房訓練。只要是讓身體多活動一點,有很多選擇;以下有許多資訊供選擇,一些幫助初心者的撇步,以及達到健康目標的運動量。
五個動起來以增加愉悅的方法
影片大綱:
1. 從小處做起: 每個人都不同,嘗試一些變化讓自己感覺好一些。
2. 善待自己: 運用寫日記、分享給朋友等妙計,使自己持續在正確的方向上。
3. 每天的活動都算數: 即使是完成乏味的家務瑣事,也算達標。
4. 清空腦袋: 身體活動可使人專注當下、忘卻擔憂。
5. 達成目標時,慶祝一下或獎勵自己。
然而,當人們感到不適如下列情況,可能很難進行體力活動。
n
已有特定生理或心理考量,在開始活動身體前須考量。
n
感覺到在此時此刻,活動身體不適合、沒有幫助。
圖片出處 |
體力活動如何提昇心理健康?
有許多研究指出,身體活動可以改善心理健康,相關說明如下:
n
更好的睡眠品質-因這些活動使人在入夜後感到疲憊。
n
使情緒愉悅-生理活動釋放使人感覺良好、更有活力的賀爾蒙。
n
管理壓力、焦慮以及唐突、好勝的想法-活動身體會釋放能幫助我們管理壓力的皮質醇 (cortisol,又名可的松,音譯)。體力的活動也能使腦部釋放使人專注、正向面對困境的物質。
「我發現在陷入低潮時,運動能重振我的精神,很有效果。只要是健康和活動,就讓我覺得很棒。運動讓我感到開心、充實,而且不會疲憊及懶散。」
n
增強自我評價-增加活動量就像自我改善、達到個人目標,讓人感覺更好。
n
降低陷入低潮的風險-研究指出,規律的身體活動能降低短暫性鬱悶情緒的可能性。
n
加強與他人聯繫-參與團體或團隊合作的活動,能結識有類似想法的朋友。
然而,身體活動並非心理健康之萬靈丹,無法時時奏效、成為每個人的良藥。對某些人來說,這些活動沒能產生預期中的益處,反而會對心理健康造成負面影響,例如具有飲食問題的人,或傾向於過度訓練的人。
「運動…可以說是在嚴峻時期的『不可能的任務』。」
圖片出處 |
如果感覺不太好,該怎麼辦?
在人們覺得不舒服的情況下,很難開始活動;也會在其他人強調這些體力活動的益處時感到沮喪。
如果狀態真的在低點,別在提不起勁運動時強迫自己,以免因為沒有運動而產生罪惡感、自責而感到更為不愉快。
這時可以先暫時專注在其他事務上,建立一些規律的身體活動讓自己感覺比較好。找到平衡點以及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十分重要。